衛生福利部宣佈2016年11月起,全臺9個鄉鎮啟動「長照2.0社區整體照顧」,籌備時間長達十幾年的臺灣長期照顧計畫終於試辦上路。臺北醫學大學率先響應此一國家重大政策,投入相關政策法規及學術研究,同時鼓勵學生走入各地安養照顧機機,體驗並學習相關知識及技能,為臺灣長照工程盡一分心力。
隨著人口急遽老化,繼1995年開辦全民健保之後,長照勢將成為臺灣未來數十年間最重要的社福大事,只許成功,不容失敗,沒有任何個人、家庭及機構能置身事外,北醫大也不例外。【上圖:《台灣長照資源地圖》(左圖)與《記憶診所》(右圖)新書發表會】
本校於2016年5月、8月率先與天下出版合作出版了《台灣長照資源地圖──長期照顧實用指南》、《記憶診所──為失智患者及家人帶來希望》兩本相關書籍。前者是為讀者呈現國內長期照護全貌的專書,從心理調適、財源支應、機構評估、社區支持、喘息服務、家屬支持、安寧照顧、活力老化等綜合面向,深入了解臺灣長期照顧的現象、需求與問題。後者是透過加拿大神經學專家周永彩醫師,自己的臨床接觸與科學研究,深入而簡白地分享她所見、所聞及預防失智症的種種心得,讓患者與家人在面對失智症時不再恐慌。北醫大與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共同捐贈兩書各500本予相關公益團體。
此外,北醫大廣邀32位國內外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及長照機構經營者,共同撰寫國內第一本整合照顧專書《醫療與長照整合──打造全人照顧體系》,從各個面向深入剖析全人照顧的實質內容,以及未來可能碰到的問題,並提出各種可行的解決方案。由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本校客座教授王懿範負責總策畫,前衛生福利部長、臺北醫學大學邱文達講座教授擔任榮譽總顧問。【右圖:出席《醫療與長照整合》新書發表會暨醫療與長照整合論壇的專家學者合影】
2015年4月本校獲得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計畫補助,協力營運「展齡中心」,以啟動社區共同營造社會共老意識;2016年升級為社會局年度力推的「據點5.0」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模式,提供日間托老服務,期待社區長輩使用更具便利性與可近性,更提升長者社會參與機能及人際網絡再造。臺北市柯文哲市長於今年10月4日走訪,特別嘉許北醫大持續落實長者服務在地化,並期許展齡中心發展為高齡社會創新解題的實驗性場域。【左圖:展齡中心的靈魂人物與柯市長(右3)合影,左起張秀如學務長、賴惠貞里長、游竹萍區長、林建煌副校長、柯文哲市長、林佳靜院長、張佳琪主任】
2016年6月由林建煌副校長帶領的跨領域學術團隊,「以照護為本的活力展齡創新結盟」計畫,獲得科技部人文司3年期「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計畫補助,計畫經費累計達新臺幣1,350萬元。該團隊結合醫學人文研究所教師、護理學院高齡健康管理學系張佳琪主任、長期照護學位學程林碧珠主任、學務處服務學習中心邱佳慧主任組成,從本校既有的醫護研究優勢基礎出發,結合人文社會背景的研究者,聚焦於發展跨領域全面性照護。
環顧美國及日本等國經驗,臺灣長照政策能否順利推動,除了照護機構涵蓋面必須擴及全國各鄉鎮市區外,長照服務人力也要質量俱全,北醫大因此決定挺身而出,今後護理學系、高齡健康管理學系及呼吸治療學系等相關科系辦理高中畢業生個人申請入學程序時,會適度參酌其個人公益服務經驗,曾在長照機構當服務志工者,將獲得較多的關注。
每年新生入學後,大一必修的「基礎服務學習」課程也將和長照結合,安排學生前往學校附近的安養護機構學習,面對面接觸照護人員及入住失能者,傾聽他們的聲音,了解他們的需求,再反思如何在未來踏入醫護相關職場時,可以將心比心地提供最適切的服務。【右圖:本校教師至高中向同學介紹北醫大特色】
為數眾多的服務性學生社團是本校最引以為傲的資產,每年寒暑假,學生就如候鳥般前進各個偏鄉離島,提供當地民眾最迫切需要的義診、家庭訪視及衛教宣導,守護他們的身心健康。面對臺灣推動長照的艱鉅挑戰,閻雲期許北醫大充滿熱忱的服務性學生社團未來能利用出團的機會,走進偏鄉離島的安養護機構,帶給入住失能者更多的關懷與陽光。
除了在校學生,本校進修推廣處也將開辦長照相關課程,提供社會人士另一個進修學習的管道,除將所學用來照護臥床家人外,也可進一步精進技能成為長照服務員,為自己及更多失能者開啟另一扇希望之窗。2016年12月起開設「居家長照者知能培訓班、長照專業能力培訓班」兩班;前者以社會一般人士為招生對象,後者分初、中、高階課程,是為專業人士開設的,歡迎有志從事長照服務的社會各界人士加入北醫大研習的行列。【左圖:北醫大熱血的服務隊同學每年持續深入偏鄉,期望日後給予安養護機構更多的關懷】
長照成敗,攸關臺灣未來是否能安定成長。北醫大只是盡一己之力,拋磚引玉,若能帶來國內其他大學校院及企業機構的更多關注,進而投注更多資源在長照服務志業,那將是國家之福,萬民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