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近年積極整合一校三院龐大的資源,期望提昇教學與研究能量、延攬頂尖人才、強化產學合作、推動人文及博雅教育的均衡發展,在最短時間內成為國際一流大學,提升台灣醫療在國際知名度。要達成此目標,培育具備研究動能、教學效能、服務熱忱與回饋精神的人才,是當下的首要任務。
■養成醫師科學家:
為厚植栽培醫學生及主治醫師的醫學研究與教育發展,本校特別訂定多項培育與獎勵辦法,一方面激發醫師的潛質,另方面提升校院的研究風氣。
1.《醫師科學家人才培育辦法》:鼓勵具有研究潛力的醫學、牙醫學系學生,於修業期間投入「醫學領域及跨領域研究」修讀碩、博士學位。
2.《醫師進修博士學位研究計畫補助辦法》及《培育博士級醫師擔任專任師資獎勵辦法》:以鼓勵本校附屬醫院專任醫師進修博士學位。
3.附屬醫院研究型、教學型主治醫師設置辦法:獎勵熱忱研究型主治醫師與教學型主治醫師。【圖:自100學年度起已有10名醫學系學生及30餘位專任醫師參與醫師科學家培育計畫】
■縮短資優學生修業年限:
1.學碩一貫研修機制:鼓勵資優大三學生持續就讀本校研究所,制定《學生一貫修讀學士及碩士學位辦法》縮短修業年限,已有15個系所學位學程開放申請,100學年度迄今已有13名學生修讀中,5名學生取得學位。
2.制訂《學生逕修讀博士學位作業要點》:協助學業成績優良,並具有研究潛力的學士畢業生或碩士生逕修讀博士學位,96~102學年度共59名研究生修讀中,6名學生已取得博士學位。
3.落實雙聯學制:本校已與國外7所著名大學簽訂碩、博士雙聯學位,包括美國南新罕布夏大學、芬利大學、英國丹迪大學、赫爾大學、澳洲臥龍岡大學、泰國國王科技大學及以色列班古里昂大學,目前就讀人數計有5人。【圖:本校7學院已有15個系所、學位學程開放申請學碩一貫研機制】
【左圖:醫資所校友林茵(左)分別於2012年、2013年取得南新罕布夏大學及北醫大碩士學位】
【右圖:閻雲校長(右)於2013年12月與班古里昂大學哈柯恩校長(左)簽訂博士雙聯學位合作協議書】
■培育跨領域及產學人才:
1.跨機構校際學位學程: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等國家級研究機構合作,開設碩、博士學位學程,以跨機構培育人才。如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轉譯醫學、神經再生醫學、中草藥臨床藥物研發等博士學位學程。
2.跨領域學分學程:為整合本校與他校教學資源,鼓勵學生有系統修習跨領域課程,增加多元學習,提昇升學與就業競爭力,訂定《跨領域學程設置辦法》,目前開設13門跨領域學分學程,包含生物醫學資訊學程、生物技術學程、中草藥產業技術學程、醫學人文學程等,培養學生具備第二專長與未來就業所需之競爭力,2002年至今已有112人取得學分學程證明。【圖:跨領域學程專屬網站:http://my2.tmu.edu.tw/project/across】
3.開設產碩專班:為培育與產業實務接軌的跨領域人才,促進學用合一,提升國內產業的競爭力,近年與東洋製藥、永信、尚和牙材、達爾文實業等多家企業合作開設如:生技製藥、生技製藥企業經營管理、醫療器材、數位口腔工程、醫用雷射等產業碩士專班。
4.培育三創人才:本校2013年獲行政院「生技高階人才培訓與就業計畫」,協助博士級人才之就業輔訓,為唯一獲補助之私立大學;2013年獲教育部評選為「創新創業課程紮根示範中心學校」,積極建構三創(創意、創新、創業)校園,培育符合產業需求之高階生技人才。
【圖:左為數位口腔工程產碩專班課程,右為醫療器材產碩專班參訪京都Morita牙科材料公司,並親身體驗相關儀器】
■厚植研究團隊與管理的領導人才:
1.培養研究團隊領導人才:鼓勵教師爭取政府機構大型及整合型研究計畫,以培養研究領導人才。近3年已有多位教師帶領研究團隊擔任整合型計畫總主持人,如:邱弘毅教授及林建煌教授等獲國科會整合型計畫;何元順教授、蔣永孝教授、李信謙副教授獲提升私校研發能量專案計畫;藍亭教授獲國科會人文社會領域整合計畫。【圖:何元順教授(左)、蔣永孝教授、李信謙副教授等獲提升私校研發能量專案計畫】
2.培育管理領導人才:
(1)逐年增設一級副主管:落實傳承與代理人制度,102學年度24個一級單位中,有17單位設置副主管。
(2)逐年提升女性主管比例:已自99學年度42.5%成長至52.9%。
(3)提升主管知能:職員兼任主管者,需完成年度訓練時數比例逐年攀升,自99學年度31.71%提高至101學年度96.23%。
【左圖:以世界咖啡館的形式,讓主管們輕鬆分享電影《林肯》的傳奇與心得】【右圖:以小班分組制授課的「高效企劃書撰寫實務」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