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神經醫學中心坐落於雙和醫院,臨床運作上,神經內、外科的診間比鄰,一旦有較複雜的神經疾病,內、外科的醫師可即刻進行討論。整合後的神經醫學團隊,人力齊備,由杜永光院長與蔣永孝、胡朝榮、林乾閔3位副院長領導逾百位專科醫師,依醫師專長下分為12個功能性次專科團隊,往更專精與深化的目標前進。
▓杜永光院長
杜永光院長為國際知名神經外科醫師、前臺大醫學院外科主任教授,以顱內外血管高流量繞道手術世界聞名,執行的手術案例逾百件,且成功率極高,成為其他國家學習的對象。其於2017年8月轉任臺北醫學大學,同年12月1日,接任臺北神經醫學中心院長一職。
他自1976年畢業於臺灣大學醫學系,持續進修成為臨床醫學博士,1984年至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神經外科及波士頓麻州總醫院神經外科,從事基礎及臨床研究,期間亦擔任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外科學講師,於1989年返臺,在臺大醫院神經外科服務超過25年以上。於1980年代率先將高難度的腦血管手與顱底腦瘤手術引進國內,也是我國顱底外科醫學會,以及神經血管外科與介入治療醫學會的創會理事長。【左圖:杜永光院長】
2011年9月16日他出席在巴西雷色斐市舉行的世界神經外科學外科學會年會,經票選成為新任理事長,為世界神經外科學會之最高職位,也是該學會聯盟成立60年來,首次由亞洲人擔任會長,不但為我國神經外科學術發展立下重要的里程碑,同時也提高了亞、澳地區在世界神經外科學術界之地位。
杜永光教授接任臺北神經醫學中心院長一職後,將負起整合北醫大醫療體系神經醫學的重任。杜院長表示,相對於其他學門,神經醫學算是發展較晚的領域,拜電腦工業的發展,電腦斷層攝影(CT)、核磁共振(MRI)的問世,讓神經醫學直至近數十年才得以快速的發展。從國外的經驗可以看到,資源整合是一個很重要的趨勢,而這正是在北醫大建置神經醫學中心的緣由。
在教學方面,過去住院醫師輪流至各科學習,常有重複教學的狀況,整合後,依主題,由內、外科或是相關科別的老師就其領域進行教學,可以節省老師的時間,亦可讓學生更精實的學習。至於研究方面,整合後則可將基礎與臨床研究相結合,有系統地進行配對。
北醫體系下的北醫附設醫院、萬芳醫院及雙和醫院,不同於其他醫療體系,院區分布全臺各地,北醫三家醫院皆位於大臺北地區,再跨院區的整合上,相對較具地利優勢。目前北醫體系下共有37位神經外科醫師、35位神經內科醫師,再加上放射、復健、精神等,從事神經醫學的主治醫師即有百位陣容,相當龐大,這些人力資源如果能夠順利整合,未來北醫在神經醫學的發展將指日可待。
▓蔣永孝副院長
蔣永孝副院長為臺灣知名神經外科醫師,1983年畢業於國防醫學院,於2000年完成醫用神經生物科學博士學位,即於三軍總醫院擔任神經外科部科主任及部主任,2007年轉任至臺北醫學大學及其附設醫院擔任學科主任及臨床科主任,在神經外科領域已服務30餘年,2018年4月接任臺北神經醫學中心副院長。
蔣永孝副院長長期致力於研究腦外傷、腦血管疾病、腦瘤、巴金森氏症、脊椎疾病與神經再生醫學等領域,並為臺灣神經外科及脊椎外科醫學深耕。他認為身為一名神經外科醫師,非常清楚正確診斷的重要性,一個誤診健康可能就此受創,正因深深體認到「在健康之前,身為醫者背負著無可迴避的責任」,總要求自己靜下心來,耐心聆聽病患的故事,在從聆聽的過程中了解病患的病情,做出正確的診斷。2018年2月出版《神經不神經》,紀錄了他陪伴病患一起對抗疾病的真情。【右圖:蔣永孝副院長】
▓胡朝榮副校長
胡朝榮教授現任雙和醫院研究副院長,是北醫大第25屆校友,在臺北市仁愛醫院接受神經科專科訓練後擔任主治醫師,2000年至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許重義教授所主持的腦中風中心進修,2005年回到北醫附醫擔任神經科主治醫師,2008年雙和醫院開幕後擔任神經科主任兼教研部副主任。
雙和醫院神經科是北醫大醫院體系近年來成長最快的臨床科之一,在醫院成立的第一年即通過神經科專科醫師訓練中心,經過10年的努力,在國內神經科領域已建立很好的口碑。雙和醫院神經科目前有19位主治醫師,專長涵蓋腦中風、失智症、睡眠醫學、動作障礙、癲癇、周邊及自律神經疾病、暈眩及平衡障礙等,在配合國家提升急重症醫療品質政策,成立中風中心,急性中風靜脈溶栓個案數在全國名列前茅,建立靜脈溶栓團隊的同時,也發展動脈取栓治療,成為新北市少數可以實施動脈取栓治療的醫院。
2015年爭取到衛生福利部經費補助成立失智症中心,並接任中心主任,積極參與新北市衛生政策推動,成立全國第一個失智症專屬病房,配合新北市「垂直整合政策」,倡議「失智症照護新北模式」不僅提供全國最好的神經科臨床服務,也讓北醫大神經學的教學訓練可以多元、完整而深入。另外、胡副院長目前也是北醫大醫學院神經學科主任,整合三家附屬醫院的臨床神經學教學、研究、服務,過去三年神經學科已獲得科技部17項研究計畫補助,逐步成為國內臨床神經醫學研究的一個新重鎮。【左圖:胡朝榮副院長】
胡教授個人的研究主要在臨床神經學及分子神經學領域,特別在腦中風及失智症之分子機轉及生物標記研究,他長期獲得科技部補助並在學校建立分子神經學實驗室,同時參與多項跨國多中心臨床試驗。2017年胡教授接任北醫神經再生博士學程主任,並接下林建煌校長賦予的重大任務:將神經再生博士學程與臺北神經醫學中心緊密合作,讓本校基礎神經醫學與臨床神經醫學能在一個互補互利的平臺上向上提升本校的神經醫學研究。
2017臺北神經醫學中心成立,胡教授奉派擔任副院長職,相信他將會繼續秉持著他對神經醫療品質及醫學研究的追求與堅持,延續在雙和醫院神經科充沛的行動力,統合三院神經醫學相關科,一起努力提升臺北神經醫學中心的服務、教學、研究及國際能見度。
▓林乾閔副院長
林乾閔副院長於1996年畢業於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2004年在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萬芳醫院完成神經外科住院醫師之訓練。於2006年取得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2012年完成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學程取得博士學位;2016年升任副教授迄今。
林副院長自2004年擔任萬芳醫院的神經外科主治醫師並兼任外科加護病房主任。雙和醫院於2008年成立後,轉調至雙和醫院擔任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期間更致力於推展器官捐贈,曾榮獲2009年第2屆器官捐贈優秀勸募人員。2013年接任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後,在臨床上積極發展科室內的各項微創、導航及機器人手術,並在校方及院方的支持下,引進亞洲第一臺ROSA Spine機器人,為臺灣脊椎機器人手術創下新的里程碑。【右圖:林乾閔副院長】
其專精於脊柱微創、腦外傷及各項重症照護,對於脊柱微創之手術極富盛名,時常受邀至各項國際會議發表演講,並在多所著名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曾擔任國內眾多學會的重要職務,舉辦多次大型國際會議,以提升臺北醫學大學的知名度及形象。在研究方面,致力於神經細胞的保護及腦部膠質瘤細胞之研究,強化轉譯醫學之研究,同時更設立專科實驗室,對雙和醫院神經外科的整體提升與發展有著重要的貢獻。(文/臺北神經醫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