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家堃、陳瑞明、邱弘毅等教授,獲選北醫大106學年度(第4屆)特聘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106學年度(第4屆)特聘教授經過審慎的遴選,分別由醫學院醫學系分子寄生蟲暨熱帶疾病學科范家堃教授、醫學科學研究所陳瑞明教授,及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學系邱弘毅教授獲聘,聘期自2017年8月1日起至2020年7月31日止。

特聘教授每年5月徵選,得由本人或系所、學院提出,經校、內外學術及特聘教授評審委員會審查通過,審查結果提送校教評會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後敦聘之;獲聘的特聘教授人數總額以全校教授人數10%為原則。本屆特聘教授由林建煌校長於2017年10月11日行政會議中公開頒發聘書。(文/人力資源處)
【左圖:林建煌校長(中)頒發特聘教授聘書予陳瑞明教授(左)、邱弘毅教授(右)】

▓范家堃教授:期許在全球熱帶疾病研究中小兵立大功
非常榮幸獲聘為本校106學年度「特聘教授」殊榮,而個人的研究重點在於探究腦犬蛔蟲症(Cerebral toxocariasis)發展至神經退化症(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之分子病理機轉的研究。

犬蛔蟲(Toxocara canis)是種人畜共通的寄生蟲,當人類不慎食入受犬蛔蟲卵汙染的食物、水源、泥土,或內含犬蛔蟲幼蟲的動物肉類或內臟,或接觸沾有蟲卵的狗貓體毛或舌頭而誤食,會因而受到感染。目前全球先進國家養狗或貓作為寵物或伴侶動物的民眾非常多,甚至開發中國家的狗或貓數量亦非常龐大,當誤食入犬蛔蟲蟲卵,幼蟲可自蟲卵出來而被釋放至小腸中,但是因為幼蟲無法於保幼宿主如人類小腸中發育為成蟲,故入侵的幼蟲會像「子彈」一樣會隨著血液循環侵犯至腦部,將導致腦犬蛔蟲症,引起腦部的各種病變如癲癇、精神分裂症、認知缺陷、特發性帕金森氏病或阿茲海默症(AD)之神經退化症。【圖:范家堃教授】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列舉全球主要須防控的17種被忽視的熱帶疾病(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NTDs)中,寄生蟲感染症就占了11種,個人除了要感謝學校各級長官的信任與提攜外,更要感謝我寄生蟲研究團隊核心成員廖建維老師、黃嫈絜技術員和周嘉玫小姐近8年來(2009~2017年)參與對NTDs研究的所有付出與協助,團隊現已在史瓦濟蘭王國建立「北醫大國際熱帶醫學研究中心」,期許能在全球熱帶疾病研究做出「小兵立大功的貢獻」。(文/范家堃教授)

▓陳瑞明教授:研究是群體工作
研究是群體工作,不是個人可以單獨完成的,謝謝所有參與研究工作的實驗室同仁,包括合作老師們、博士後研究員、技術員、研究助理和研究生,沒有你們的參與,甚麼都不是。

研究是個消耗資源的工作,需要臨床檢體、實驗動物、細胞、儀器、耗材和人的付出,尤以參與研究人員的素質至為重要,在此甚麼都「少」的今日,少了有熱情參與研究的「人」,研究會是個艱困工作。

在此(在今),研究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種毒藥,不同的誘惑無時在迷(誘惑)研究人員,如何堅持不進行譁眾取寵的研究,是很難和嚴肅的心魔。再次感謝學校和萬芳醫院提供實驗空間和儀器,科技部、衛生福利部和結盟醫院提供研究經費,還有為研究提供檢體的臨床受試者,以及為研究犧牲的實驗動物們。【圖:陳瑞明教授(右2)實驗室研究團隊】(文/陳瑞明教授)

▓邱弘毅教授:滿心期待未來的特聘教授們
很榮幸能獲得106學年度特聘教授的榮譽,這是對我過去學術表現的肯定。我是一個流行病學家,研究主軸在以流行病學方法,來瞭解國人主要的疾病的致病因子,包括蘭陽盆地居民飲用地下含無機砷水,暴露所引起的系列癌症與心血管相關疾病、中風、糖尿病、腎臟病與乳癌等。

這些研究成果是基於過去10年間,我接受科技部及衛生福利部超過50件以上的研究計畫書,所獲得的成果,並發表超過200篇SCI的論文。其中部分研究被政府採納,例如宜蘭全面提供自來水以消除無機砷的健康危害,正是學術轉譯到政策的實例,也是身為公衛人應該對社會作出積極的貢獻。【圖:邱弘毅教授】

學術研究一直是我終身不可磨滅的熱枕,團隊合作與互利雙贏的精神是我對學術研究的態度,而積極投入學術社群,對所屬專業領域的成長作出貢獻(如曾擔任台灣公共衛生學會理事長及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創會理事長),不但能建立學術界的人脈,同時也會在自身的專業領域獲得同儕的肯定。這正是我致力研究並獲致不錯成果的不二法門,相信這是最值得分享的部分,希望北醫大所有研究人員,都能戮力研究,享受研究的過程、分享研究的資源與成果、建立堅強的研究團隊,相信各位也將是未來的特聘教授。(文/邱弘毅教授)

分類: 前期, 前期:特別報導。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