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無國界~北醫大援助越南父跨海來臺捐腎救愛女

來自越南福壽省的裴氏鸞,正值24歲的青春年華,2016年4月卻突然被診斷為腎衰竭,必須一輩子洗腎,生性樂觀的她雖然能接受與疾病共處,但面對家計與醫藥費仍無計可施,所幸透過父親捐腎,並於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進行移植手術後,讓她重獲新生,父女兩人術後均恢復良好。

臺北醫學大學在八仙塵爆後所成立的蘇家陞器官捐贈基金,持續投入倡導器官捐贈勸募,在得知裴氏鸞的困境,幾經評估後,致贈20萬元慰問金,以協助裴氏鸞一家人渡過難關。裴氏鸞與父親在2017年1月5日記者會上,除了感謝臺北醫學大學及時伸出援手外,她感恩的看著父親說道:「一直很感謝父親生我、拉拔我長大成人,沒想到這次生病,又讓父親養了我一次。」【上圖:閻雲校長(左圖)致辭祝福裴氏鸞與父親(右圖)】

裴氏鸞來臺工作6年,每年身體健康檢查結果皆為正常,但在2016年4月身體突然感到異常疲憊,原以為是自己缺乏運動,便開始透過跑步健身,不料卻越跑越累,驚覺身體有狀況後赴醫院就診,結果被診斷為「腎衰竭」,而且得馬上洗腎。

她當年來臺工作是為了分擔家計,現在卻擔心會成為家人的負擔;父母得知後也焦急不已,一來憂心女兒的身體,二來苦惱醫藥費的問題,父親最後決定要捐腎給她。她因擔心父親的身體,原本打定主意洗腎,但在家人不斷勸說下,也不想讓父母憂慮,在確認父親健康不會有大礙後,才決定接受父親移植一顆腎臟,而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洪進昇及其團隊也不負所望,成功完成移植手術。【右圖:為裴氏鸞執刀的洪進昇醫師】

有別於洗腎期間身體水腫及膚色暗沈,手術後的裴氏鸞氣色極佳,她說,家人身體都很健康,並沒有罹患過腎臟相關疾病,在病發前也沒有明顯的不適,只有身體突然覺得很疲累,所以被診斷為腎衰竭後,不僅自己很震驚,親友及同事也相當訝異,裴氏鸞笑說,20多名同事看到她的腎臟突然出狀況,大家都嚇得紛紛預約腎臟檢查。【左圖:吳麥斯執行長(右1)表示手術相當成功,裴氏鸞的肌酸酐數值從9.3降至4.4,再轉為正常的1】

臺北醫學大學管理發展中心主任、腎臟科醫師吳麥斯教授表示,裴氏鸞當初被診斷為腎衰竭時,肌酸酐高達11.0mg/dL(女性正常值為0.5~1.3 mg/dL),全身嚴重水腫,進行透析治療時,膚色變得更暗沈,而她去年發病時,國內法規尚未修改,她因為工作期限制,必須在去年底返回越南,由於當地就醫不便,全家人也擔心醫療技術及經濟問題,因此當裴氏鸞的父親提出捐腎一事時,醫師也認為腎臟移植可獲致最佳的治療效果。【右圖:吳麥斯主任在記者會現場簡介了近年腎臟移植與治療的概況】

在詢問確認適法性沒問題後,父親也隨即來臺接受身體檢查等程序。裴氏鸞於2016年12月12日進行手術後,原本肌酸酐數值高達9.3,立刻降至4.4,再隔日轉為正常的1,完全不用再進行透析,手術相當成功。根據臺灣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資料顯示,2016年國內等待器官捐贈進行移植之病患逾8千9百人,但接受器官移植人數卻不到10分之1,其中又以等待腎臟移植人數6千8百多人最多。

吳麥斯主任表示,即使國內等待腎臟移植人數有數千人,但近幾年獲捐贈腎臟進行移植的人仍不多,而對腎衰竭患者而言,如能進行器官移植,身體康復狀況會較透析治療來得好;比較透析治療與腎臟移植的治療情形,臺灣進行血液透析治療5年存活率為56%,腹膜透析為66%,而腎臟移植的5年存活率達93%,遠高於透析治療。(文/管理發展中心‧秘書處)【下圖:北醫大由閻雲校長(左1)、蘇家陞父親蘇進法先生(左2)代表致贈慰問金予裴氏鸞(右1)及其父親】

分類: 前期, 前期:特別報導。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