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山,是所有北醫人的依靠,也是情感的連結。拇山的風,,掠過校園,暖暖的,長久以來全校師生與校友被吹拂得神清氣爽;然而,最近一股不尋常的風卻吹得人渾身不舒服,不吐不快。
2016年8月出刊的最新一期《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校友暨醫友會》雙月刊,一大張4個版的篇幅,幾乎全由一人執筆,非理性的攻詰謾罵母校北醫大,真叫近6千名終日兢兢業業在專業領域打拚、努力擦亮學校招牌的教職員生情何以堪。
建議及批評是進步的原動力,但必須基於善意且言之有物;如果淪為一己之私的惡意謾罵與攻擊,甚至是無的放矢,就完全失去意義。絕大多數的校友,都希望校友會成為學校校務的推手,不會樂意看見偏見言論影響北醫大前進的速度。
本人很榮幸在去年以全票當選第9屆校友總會長,也因為這個身分,得以常和學校、教務處及董事會有更緊密的接觸。身為一個在社會開業的畢業校友,我對母校的認識,也從印象模糊,逐漸變得清晰且振奮的全新感受。
接任以來,我以總會長身分獲邀列席每次的董事會。很欣慰的是,北醫大董事會在張文昌董事長主持下,每次會議氣氛都融洽而理性,董事們對閻雲校長充分授權,充分尊重,而閻校長專業圓融與冷靜,典型的領袖氣質,對所有校務擁有十足決定權,儼然是美版CEO的再現。這樣的架構,符合成功治理學校的必要條件;同時也獲得教育部稱讚北醫大董事會是私校董事會的模範生。很幸運的,今日北醫大竟能擁有如此格局,真是可喜可賀。
眾所周知,北醫大曾走過學籍案及董事會被教育部強迫解散兩次的風風雨雨,但在重新改組後新董事會的銳意改革下,已一掃一、二十年前的混亂場面,重新擦亮招牌。如今,北醫大在英國知名世界大學排名機構QS的評比中,全球排名已從2015年的421名,進步到2016年的408名,可望在近一兩年內更上層樓衝進400名內,寫下歷史新頁。
北醫大已擁有三院一癌症中心、10大學院、31研究所,大步朝綜合大學的格局邁進,營收及員工福利迭創新高。這些甜美果實,都是董事會及歷任校長帶領教職員生的全力付出下辛苦得來的,值得珍惜。近年來,北醫大的努力不但獲得社會的認同,亦得到多數校友的掌聲,極少數人的抹黑,不會損及北醫大的整體價值,但卻打擊整體員工志氣,殊不值得。
北醫大在浴火重生後,現在的董事會與學校各司其職,同步向前,早年的互相掣肘已不復見。面對如此新局,校友總會將帶領4萬多名校友做為母校的堅強後盾,支持母校發展,為母校提供人才與資金。
近年來,校友對母校的捐款已來到每年4億多元,滴水匯為大川,母校的成長與發展也必然為校友增添信心與驕傲。各位校友對母校的認同,將成為北醫大最大的成長動能,而校友正面的批評與指教,更是母校與董事會最引頸期盼的一頁篇章。
本人在9個月的任期中,充分感受到母校對校友總會的尊重,也希望全體校友能把總會當成交流平臺,無私地提出各式建言,切勿流於個人情緒性的偏執及以偏概全的負面思維。對所有兢兢業業奮力向前的教職員生來說,校友們的掌聲是他們最大的鼓勵,因為他們是值得的。
入秋了,拇山的風還是輕輕地吹,吹過有著楓林大道的校園,也吹過每個北醫人的心,北醫大全體同仁與校友若期盼能繼續沐浴在拇山慈意暖風中,就必需共同努力,付諸行動,維護今日北醫大得之不易的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