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院長藍亭在2016年6月22日的記者會上發表,其團隊研究發現:透過腦電波及功能性核磁共振掃描的影像學檢查,可以把一部分憂鬱傾向的人找出來,如果能及早施以認知或藥物等治療,也許可協助他們遠離憂鬱症的威脅。
藍院長表示,部分憂鬱症患者的本質是想太多自己相關的事情,不是愛鑽牛角尖,就是常想些負面的事情,把自己困在情緒的泥淖裡,既走不出來,也看不到未來。然而,部分患者往往是在行為出現異常後才被診斷出來,錯失最佳治療時機,令人扼腕。
為了及早幫這些人找到出路,藍院長與李信謙主任、陳啟仁主任、胡朝榮主任等,以及本校大腦與意識研究中心、雙和醫院放射科、精神科、神經科學科學家等團隊於4年前投入研究,找出「大腦前扣帶迴皮質區」(PACC)的「谷氨酸」(Glutamate)濃度和自我相關有關的結論,自我相關高的人,通常比較容易出現憂鬱傾向。根據以上研究數據並分析,藍院長發表〈自我投射〉(The trajectory of self)之論文,2016年6月14日刊登在最新一期、影響指數高達21.965分的《認知學趨勢》(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引起廣泛注意。【左圖:藍院長發表論文〈自我投射〉刊登於《認知知學趨勢》20卷7期封面】
這項與雙和醫院合作的研究,以30名20多歲的健康年輕人為受試對象,研究團隊先讓受試者躺下來,完全放鬆,不去想東想西,處於「放空」的靜息狀態,接著讓受試者看數張圖片:有暴力的、也有溫馨的,並由受試者透過按鍵回答每張照片是否和自己有關,同時以腦電波(EEG)及功能性核磁共振掃描(fMRI)量測大腦狀況。結果發現,自我相關性高的人,其大腦PACC區的Glutamate濃度較高,憂鬱傾向也可能相對偏高。【右圖:透過大腦PACC區的Glutamate濃度進行與自我相關檢測,可發現是否有憂鬱傾向】
藍院長解釋,在PACC中Glutamate和憂鬱情緒有關,Glutamate濃度越高,憂鬱傾向也越高,故或許可透過認知療法或藥物來緩解病情。研究顯示,Glutamate和「γ-氨基丁酸」(GABA,或稱「氨酪酸」)是大腦中的兩種化學物質,有如翹翹板的兩端;Glutamate有活化自我相關的作用,一旦濃度變高,就容易想不開而有憂鬱傾向:反觀GABA則有抑制自我相關的功能,可扮演剎車角色,轉移負面情緒及思考,並以正向面對事情。【左圖:藍亭院長希望及早發現憂鬱傾向,就能及時遠離憂鬱症的威脅】
K他命為GABA類的化學物質,也是被列為管制類的藥物,未來也許可拿來治療因Glutamate濃度增加而引發憂鬱症的部分患者,協助他們走過生命幽谷,重新找回歡樂陽光的正向力量。不過雖然K他命在國外已有相當程度使用於治療行為,但由於在我國屬於管制類藥物,且K他命之治癒成效與機制尚未得到確切的實證結果,故藍院長強調,K他命使用時要特別審慎小心,以免濫用,並期待未來於國內進行臨床試驗。
「我思故我在」是法國哲學家笛卡兒的哲學命題,也是啟發藍亭院長從事自我投射研究的動力。在以前沒有腦電波、核磁共振掃描等貴重儀器的年代裡,不管是哲學家或數學家,凡事通常就只能用想的,其方法就是懷疑論,但不管是做夢、錯覺或幻覺,既然懷疑,就不能懷疑「懷疑」的存在,這就是「思」。
同樣的,藍亭院長率領研究團隊研究人類自我投射和憂鬱傾向的相關性,就是要在傳統醫學思維之外,另找新的觀點,試圖為未來可能備受憂鬱折磨的患者,及早找到緩解的方法。
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研究中心則補充,2015年由英國牛津大學Caddy教授發表的考科藍回顧指出,在比較11種Glutamate調節藥物後,只有K他命減少憂鬱症的療效比安慰劑更好,在一個星期持續治療有效,兩週後這種效果明顯消失,但讓藍院長期待的是,如果把K他命用在大腦PACC區Glutamate濃度偏高而出現憂鬱傾向的患者身上,也許能幫助一部分憂鬱患者減緩病發效果。(文/人文社會暨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