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2日,兩年一度的臺北醫學大學日本校友會在東京第一飯店盛大舉行,本校醫學系、牙醫系、藥學系旅日校友約60多位,皆從日本各地趕赴盛會。北醫大張文昌董事長也自臺灣帶領學校團隊搭飛機至東京參與,並由林建煌副校長向校友報告母校近年發展,與校友相談甚歡。
今年北醫大日本校友會由北醫日本齒科校友會主辦,北醫大日本醫科校友會、日本藥科校友會協辦。張董事長及副校長林建煌、北醫附醫副院長吳麥斯、北醫附醫副院長陳適卿、口腔醫學院院長歐耿良、藥學院院長吳介信、公共事務處處長蘇維文等一級主管一同赴日參與,除與校友聯絡感情,也向旅日校友更新母校近年的發展。
校友們對雙和醫院第二醫療大樓落成、學校預定用地規劃,以及母校在國際排名的亮眼表現皆印象深刻,肯定校方的努力與付出。母校辦學績效蒸蒸日上,也讓離鄉校友與有榮焉。有校友表示,聽了簡報後,未來更能向旅日僑胞介紹臺北醫學大學,替母校爭取更多優秀學弟妹。【圖:日本校友們熱烈歡迎張文昌董事長(立者)率學校團隊與會】
日本校友皆感念董事長特地赴日參加,熱情款待校方各單位代表,會場氣氛融洽,如同一家人,即使分隔海內外,仍是溫暖的北醫大家庭。董事長特別贈送禮品給北醫大日本醫科校友會長陳書顯、北醫大日本齒科校友會長林信恩及北醫大日本藥科校友會長高素娟,並由歐耿良院長頒發感謝狀給第3屆牙科校友張武彥,感謝他對母校的貢獻。【圖:董事長特別贈送禮品予陳書顯會長(左圖)、林信恩會長(右圖)】
校友會即將結束時,現場播放由校方帶去的校歌伴唱帶,校友們齊聲合唱臺北醫學大學校歌,場面溫馨感人。【圖:左為歐耿良院長贈送紀念獎座給牙科校友張武彥,右為董事長特別贈送禮品予高素娟會長】
董事長訪日期間,適逢日本勞動感謝日假期,醫學系校友陳書顯、楊淑媚、牙醫系校友林明憲、藥學系校友高素娟、陳書慧等人盡心安排東京觀光,帶領校方一行人體驗日本晚秋風光。【圖:校友帶領校方一行人體驗日本晚秋風光。左起牙醫系校友林明憲、醫學系校友楊淑媚、公共事務處蘇維文處長、牙醫系周幸華助理教授、藥學系陳書慧校友、藥學系高素娟校友、張文昌董事長、北醫附醫陳適卿副院長、藥學院吳介信院長、北醫附醫吳麥斯副院長】
旅日校友表示,1970年代,不少北醫校友畢業後赴日留學,其中因當時臺灣牙科醫療制度較混亂,故留學生中有不少是牙科出身,與醫科留學生不相上下。1982年,日本齒科校友會成立,醫科校友會則於1989年成立,藥科校友會成立於1990年代初期。1994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日本校友總會,增進不同科別間的聯誼。1996年,杏聲合唱團赴日公演,後來在日本校友間演變為「臺醫人音樂」,由臺灣各醫學大學在日輪流主辦,成為赴日「臺醫人」盛事,留日醫生們都攜家帶眷,共襄盛舉。【圖:此次日本校友大會由北醫大日本齒科校友會主辦,前排左起為牙醫系校友林伯信、下任北醫日本齒科校友會長黃佳明及目前會長林恩信,後排立者是第4屆牙醫系校友簡肇東】
醫科校友會會長陳書顯是第16屆校友,太太楊淑媚也是第17屆醫科校友。陳書顯說,目前日本醫科校友共90個會員,實際人數雖更多,但有些校友散布在北海道、沖繩等地,聯繫不易。但留日校友們情誼非比一般,有機會便常至彼此家中小聚。此次董事長訪日,便應邀至醫科校友楊瑞銘家中相聚,受到盛情招待。
「在日本,民情不同,診所業務該怎麼做,遇到病人要怎麼處理,都靠校友交換種種情報。」牙醫系第7屆校友林恩信表示,日本校友的連結很緊密,除了身處異鄉,大家互相照料,牙科多為開業醫,彼此更是親密。【上圖:本校代表團應邀至醫科校友楊瑞銘(左圖前排右2)家中相聚,受到盛情招待】
他舉例,在日本看診後要由醫師報例申請健保給付,什麼狀況能請、什麼狀況不能請,時常會向前輩請教。退休金怎麼領、醫院要開到什麼時候、甚至單身者結婚介紹、往生校友弔唁等,校友會都扮演重要功能。第8屆牙科校友林伯信馬上拿出手機,打開「北齒會LINE連絡網」,平時就有30多位北醫牙科校友透過LINE即時通訊聯繫。
目前北醫大日本齒科校友會約有近百人,林伯信表示,過去校友會出席率很高,但隨著校友們年事漸高,這次校友會約30多位出席。有些校友住得較遠,如大阪、九州、日本東北等地,校友間仍會彼此家庭拜訪,帶上全家人一起連絡感情。【圖:日本校友聚精會神地聽取母校近況,感受到他們濃濃的凝聚力】
藥科校友會長高素娟則是69年入學,先生張俊昌是同屆北醫醫科校友,畢業後相偕赴日發展已27年。在日本的藥學系校友女性居多,高素娟說,一開始大家多是以家眷身分參加北醫醫科、牙科校友會,後來聊開了,發現太太們都是北醫藥學系校友,繼而在1994、1995年成立北醫大日本薬科校友會。
第4屆牙科校友簡肇東回憶,早年出國留學生活清苦,前輩會照顧後輩,例如吃飯時高年級出錢,年輕人盡量吃喝,有些已在學校從事教職或生活穩定的開業醫學長,更會送米、日常用品給還在念書的後輩。「否則留學生住鄉下又沒工作,又有小孩出來,怎麼生活?」林伯信也說,當時只能帶4千美元到日本,若沒有很快考上當地執照,根本撐不了那麼久,「還好有學長、學弟互相照顧。」【圖:日本校友與校方代表同歡聚】
早年校友聯絡方式更是現在難以想像的,簡肇東說,當時會向校友徵求投稿,分享生活所見、旅日心得或留學不安的心情等,接著自己刻鋼板,自己印刷成一份份會刊,再寄給日本各地校友。聚會的會費則是校友樂捐,有校友表示,來日30多年,聚會從來沒出過什麼錢;校友間的情誼卻是無價,歷久彌新。(文/公共事務處‧董事會‧秘書處)【下圖:2014年臺北醫學大學日本校友聯合校友會會後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