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與日本兵庫縣立粒子線醫療中心於6月30日在北醫大誠樸廳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將轉介臺北醫學大學體系病人至日本接受相關治療,同時派醫護人員至兵庫縣立粒子線醫療中心接受訓練,為北醫體系癌症治療的下一步做準備。
日前衛福部公布民國102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癌症連續32年高居我國10大死因之首,去年死於癌症者更高達44,791人。目前癌症的放射線治療多以使用光子為主,但粒子射線的使用已成未來治療癌症的趨勢。臺北癌症中心醫學物理督導長鄭秀成指出,目前世界各國建造粒子治療設施的趨勢已定,使用粒子射束治療頑強的惡性腫瘤的共識已然形成,「現在不做,將來一定後悔。」【圖:左起豐田通商公司執行役員近藤正範、兵庫縣粒子醫療支援公司社長岡本周治、閻雲校長、兵庫縣粒子線醫療中心院長不破信和】
粒子治療包括質子治療與重粒子治療,由於質子的劑量分佈有著與光子截然不同的特性,可使靠近腫瘤的重要器官傷害降低,並提高病人的耐受性(tolerance)。而目前臨床報告及學理上的依據也顯示,重粒子對於部分具放射治療抗性的腫瘤有特殊療效。【下圖:不破信和院長(左圖)及閻雲校長(右圖)致辭】
衛生福利部對質子治療設備的設置,採分階段管理、分階段開放原則。北醫大醫療體系及許多醫學中心尚未獲核准建置質子治療設備,但北醫大仍努力在硬體設備尚未就緒前,提供病人轉介,並完成相關的醫護人員訓練,在治療設備裝置完成後立刻上線。目前全世界僅有在日本、德國、義大利、中國(上海)等國家提供4處同時具備質子與重粒子射束治療的機構,其中兵庫縣立粒子線醫療中心於2001年最早設立,截至2013年12月約收治6,100例,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因此,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邱仲峯等人於2014年1月至日本先遣訪查,尋求合作並加強中、日醫療之交流,藉此建立後續轉介病人、人員訓練及協助建造的默契。今年3月,北醫大確定與兵庫縣粒子醫療中心、兵庫縣粒子醫療支援股份有限公司與豐田通商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MOU),並邀請日方來台,於6月30日舉辦簽約記者會。【圖:今年4月閻雲校長與彭汪嘉康院士帶隊至日本「兵庫縣立粒子線醫療中心」參觀,於碳離子治療室合影】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閻雲表示,粒子線治療在頭顱底或頭頸部癌症、肺癌或縱膈腔腫瘤、肝癌、胰臟腺癌、直腸癌術後局部復發、前列腺癌陰道癌、骨腫瘤軟組織腫瘤及侷限性癌轉移(單一轉移)至肺、肝、骨、軟組織、淋巴結時具有優勢,目前北醫附醫已接獲相關病人詢問,目前正積極媒合當中。
例如有一位60歲女性,新診斷罹患胰臟癌,腫瘤約有4公分,家人收集各種可能的治療方式後,考慮自行到日本做粒子線治療,經親友與日本醫師取得連繫後,該醫師建議在粒子治療前先做3次化學治療,此治療可在臺灣進行,經友人介紹,到本校臺北癌症中心做檢查及化學治療。另一位83歲男性罹患肝臟腫瘤,腫瘤約8公分,因手術切除困難,醫師建議做栓塞治療,也經親友介紹到臺北癌症中心諮詢粒子治療的可行性,經病人同意,給予後續需要的評估。【圖:兵庫縣立粒子線醫療中心的質子治療室】
臺北癌症中心邱仲峯副院長表示,質子治療的絕對優勢在於眼睛脈絡膜黑色素瘤及顱底惡性腫瘤,至於其他癌症,仍難看出兩者療效差異,但確實能降低併發症機率。目前世界各國建造粒子治療設施的趨勢已定,使用粒子射束治療頑強惡性腫瘤已成共識。質子治療中心總投資(約30億)較傳統光子治療中心(約1.2億)高出25倍。
鄭秀成提到,臺灣發展質子治療最大的問題並不在於投資金額或臨床應用,而是缺乏粒子治療機的相關人才;如此昂貴龐大且精密儀器的品質保證與後勤維護能力才是重點。因此北醫大與日本兵庫縣立粒子線醫療中心簽署的MOU,除轉介病人,也包括派遣醫療團隊隨行學習,於實際案例中參與實作,縮短學習歷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臺北癌症中心‧秘書處)【下圖:記者會與會全體貴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