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資昊助理教授於2009年取得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博士學位,服完兵役後,進入交通大學生物資訊及系統生物研究所黃憲達教授實驗室繼續博士後研究,並於2012年10月進入臺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任教。
張資昊老師表示,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包含轉錄及轉譯後調控(post-transcriptional and post-translational regulation)、基因調控網路(gene regulatory network)、宏觀基因體學(metagenomics)等,研究內容觸及生物資訊分析之多種面向,利用計算分子生物學與系統生物學的方法與角度,結合高通量生物技術與生物資訊整合分析,探討生物整體之調控機制,並著重與各領域的生物學家及研究學者進行研究合作,以期結合「Web Lab」(生物實驗)與「Dry Lab」(生物資訊分析)的長處,共同發揮跨領域研究的綜效。【右圖:張資昊助理教授(中)及實驗室成員合影】
在轉錄後調控及轉譯後調控機制研究方面,所建置的RegRNA 2.0、ViralmiR、miRTarClip、miRTarBase等分析平臺,提供生物學家於高通量資料中找到轉錄後調控的可能機制;所開發的EuLoc、ViralPhos、MethyK等分析工具,提供分析蛋白質轉譯後修飾預測,對於相關研究的進行具有相當之價值與貢獻。
在基因調控網路方面,利用Hadoop架構建置的Biocloud運算平臺,提供分析大量基因表現關聯性的可能,並運用Network-based Approach分析高通量資料,從中找出異常的調控關係,成功發掘可能影響乳癌、肝癌、心源性中風(Cardioembolic Stroke)等疾病的重要調控因子。
在宏觀基因體學分面,所開發的16S metagenomics分析平臺成功地運用在人類益生菌與致病菌檢測分析、腸道菌相分析、精液菌相分析等,對於探索細菌菌相與人體疾病與健康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平臺。
在跨領域研究合作方面,與萬芳醫院何慧君醫師、成大醫院周振陽醫師、台中榮總王輝明醫師、新竹馬偕翁順隆醫師、高雄長庚陳勉成醫師等,皆有良好的合作研究成果。希望透過本研究團隊分析經驗與技術,能提供更多研究學者適合的生物資訊整合分析,發揮生物資訊在跨領域研究中的重要角色,共同提昇研究的深度與廣度。(文/秘書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