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梅教授現任醫學系公共衛生學科教授兼公共衛生學科主任及公共衛生學系主任。其為臺北醫學院藥學系學士,日本國立千葉大學藥學院衛生化學碩士,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流行病學組博士。薛教授曾獲校內研究計畫總經費獎、大型研究計畫獎、年度研究論文優良獎與優良教師獎等多項榮譽。
薛玉梅教授研究室有鑒於飲用水砷暴露後,體內砷代謝能力可能會影響疾病的易感性,故致力於砷代謝能力與癌症或心血管疾病相關性研究。薛玉梅教授利用三年期的國科會基因體計畫,陸續購置高效能液相層析儀、氫化器、原子吸收光譜儀、聚合酵素連鎖反應器、電泳槽與電泳膠照相系統。建立尿液砷物種分析方法、血清微量營養元素測定方法以及基因多形性的分析方法。薛玉梅教授此次分享2009年刊登於國際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的SCI論文「Changes in Urinary Arsenic Methylation Profiles in a 15-Year Interval after Cessation of Arsenic Ingestion in Southwest Taiwan」。在Scopus資料庫以Drinking water, Inorganic arsenic, arsenic concentrations收尋發表論文,薛玉梅教授個人排名第一。
烏腳病高盛行地區地下水所含的砷大部分為無機砷,進入體內會由五價無機砷先還原成三價無機砷,再進行甲基化反應,形成五價的單甲基砷酸,接著又還原成三價的單甲基砷酸再進行甲基化反應,形成五價的雙甲基砷酸,排泄至尿液中。藉由高效能液相層析儀連結氫化器與原子吸收光譜儀測定尿液中五價無機砷、三價無機砷、五價的單甲基砷酸與五價雙甲基砷酸等砷物種濃度,利用無機砷百分比、單甲基砷酸百分比與雙甲基砷酸百分比作為砷代謝能力指標。
過去薛玉梅教授研究室之研究結果,發現烏腳病高盛行地區居民尿液砷物種或砷代謝能力與皮膚癌、泌尿道上皮癌、周邊血管疾病、高血壓與頸動脈粥狀硬化等疾病有相關。在本篇臺灣西南地區居民停止飲用含砷深井水後,15年間尿液砷甲基化形態改變之追蹤研究的論文中,發現當地居民停止長期砷暴露後,砷代謝能力變好,年紀較長無癌症者的尿液無機砷百分比和單甲基砷酸百分比顯著降低,雙甲基砷酸百分比則顯著增加,顯示尚存活的居民在停止飲用含砷深井水30年後的15年間砷代謝能力變成較有效率,此結果暗示當地居民過去正在飲用含砷深井水時砷暴露會造成潛在的傷害。(《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2009;117:1860-1866)(文/薛玉梅,公共衛生學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