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打破傳統照護模式,完善地將科技與醫療照護結合,提供民眾更完整與科技化的照護方式,並於2019年7月25日至28日在亞洲生技大展(Bio Asia),展出健康醫療區塊鏈應用服務、Ted- ICU AI重症照護平臺與達文西手術VR系統等3大主題。
北醫附醫2018年啟動「健康醫療區塊鏈平臺」,推出使用區塊鏈技術的「智鏈護照」,除了可以提升轉診服務,也能整合個人健康照護資料,提升整體資料安全性與保障個人資料隱私。北醫附醫陳瑞杰院長指出,民眾申請「智鏈護照」後,可透過行動載具上的APP登入個人私鑰,取得完整病歷摘要、檢查影像等就醫及健檢資訊。
此外,「智鏈護照」也能由民眾授權給其他醫院及診所醫師瀏覽,機構間轉診無須返院申請病歷,大幅提升轉診精確性及便利性。面對分級醫療以及長期照護的需求,健康醫療區塊鏈平台的建立,也能大幅提高民眾的轉診意願。【左圖:北醫附醫2018年啟動「健康醫療區塊鏈平臺」,民眾可看到自己在該院的完整就醫、健檢紀錄】
此外,北醫附醫今年獲科技部補助成立「婦幼精準醫療與人工智慧產學醫研聯盟」,由各大醫療機構透過「醫療交流平臺」,上傳特殊或經典病例,提供全球醫師學習。其中,北醫附醫更運用最新的虛擬實境VR技術(virtual reality),紀錄北醫附醫達文西手術過程,讓手術過程更真實的傳達給手術房外的醫師進行學習與觀摩,未來也將繼續開發包含VR虛擬手術系統、手術大數據分析等功能。
北醫附醫近期更推出新版APP「iTPASS」,打破傳統實體健保卡及紙本申請單就醫服務模式,民眾只需要下載APP,即可享有就醫提醒、看診導覽、無紙化檢驗等全方位服務。「iTPASS」為一款病人「量身打造」的專屬健康管家,整合病人從就診前、治療中到離院後等全方位服務。「iTPASS」同樣由高安全度的區塊鏈技術設計而成,具有去中心化特色及加密技術,提供民眾安全、隱私、即時與完整的個人病程查閱平臺。【右圖:北醫附醫運用最新的虛擬實境VR技術,紀錄達文西手術過程,同時也製作手術室模型,讓民眾更加了解達文西手術】
除了個人醫療資訊整合,全天候的AI智能照護也是北醫附醫發展重點。本院自行研發的「Ted- ICU AI重症照護平臺」,可以24小時自動蒐集、整合、分析重症病人生理數據,醫師可遠距及時性的掌握病人生理數據與各項病歷資訊。「Ted- ICU AI重症照護平臺」也省去人工記錄,醫護人員一個月可節省近800小時抄寫時間,讓醫療團隊更有效率,專注於重症病患的照護工作。
加護病房病患病情瞬息萬變,其中,敗血症是重症醫療中常見致命的疾病。目前篩檢敗血症的方式均有其限制,若能及早發現給予抗生素等各項處置,可有效提升病患的預後。目前「Ted- ICU AI重症照護平臺」利用時序性的生命徵象以及病患背景資料,可預測病患4小時後敗血症的風險,讓醫護團隊在最短時間內做出正確處置,提升醫療照護品質。(文/北醫附醫)【下圖:蔡英文總統參加臺北醫學大學展區,由北醫附醫陳瑞杰院長說明「Ted- ICU AI重症照護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