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腦中風學會資料顯示,近年來臺灣腦出血的死亡率雖有下降,但蜘蛛膜下腔出血的機率是固定的。而顱內動脈瘤仍是蜘蛛膜下腔出血的主因,臺灣地區顱內動脈瘤的發生率與歐、美、日等先進國家比較相差甚遠,這並非意謂臺灣地區的動脈瘤病患少,可能是對此疾病概念尚未普遍以致診斷率偏低。
因顱內動脈瘤破裂引發的蜘蛛膜下腔出血有很高的死亡率,即使存活下來的病患約一半有神經學上的缺損,所以對於此類病患應予以儘早的正確診斷及積極的治療。顱內動脈瘤多發生在40、50歲以上成人,女性尤多,與抽菸、喝酒、作息不正常、壓力、血壓不規則控制有關。顱內動脈瘤發生機率約100人裡就有1~2人潛藏此類疾病而不自知。
因其大小多只有1公分不到,通常沒有特殊臨床症狀,除非動脈瘤太大引起梗塞性中風或類似腫瘤壓迫性效應,往往都是破裂出血後產生嚴重症狀才檢查出有動脈瘤。近年因高階身體健康檢查普及,民眾接受腦部影像檢查而意外發現顱內動脈瘤的存在。【右圖:萬芳醫院神經外科葉宜憲醫師】
顱內動脈瘤一旦破裂,輕者頭部劇痛、頸部僵硬、噁心、嘔吐,重者可能昏迷或死亡,第一次小出血後之頭部劇痛、噁心嘔吐,若掉以輕心,則可能在之後的24小時內再次出血,且再次出血的死亡率相當高;除了再次出血可能致命外,血管收縮亦是另一難纏的併發症,常留下嚴重的後遺症,如半身不遂、失語症、意識障礙甚或死亡。
目前顱內動脈瘤的治療方式包含了:
1.保守治療:定期於神經外科門診並接受影像學檢查追蹤,評估病灶變化。
2.手術治療:是最有效減少再出血的方法,具有完全阻塞率高、復發率低及血栓中風率低的優點。
3.栓塞治療:提供年紀大,身體狀況不適合麻醉或手術,或動脈瘤發生在不易手術解剖位置的患者,另一種安全而有效的治療方式【左圖:顱內動脈瘤一旦破裂,輕者頭部劇痛、頸部僵硬、噁心、嘔吐,重者可能昏迷或死亡】。
顱內動脈瘤破裂對國家社會醫療資源耗費,家屬經濟人力負擔及病患身心影響甚鉅,如能事先診斷出,並於出血前接受治療,或在第一次出血後立即接受適當的治療,便可以減少許多悲劇與遺憾。(文/葉宜憲,萬芳醫院神經外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