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在美國的盛行率約0.3~1.5%,在臺灣則約為0.4%。此病好發於30~50歲中年人,女性和男性比約為2:1。類風濕關節炎剛開始發作是以關節腫痛為主,可能是1或2個關節,但是隨著時間,關節腫痛的數目會越來越多,而且會產生左右對稱的症狀。
這種疾病主要侵犯的是手和腳的關節,特別是手上的小關節,像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間關節、腕關節等是最易好發的部位。關節疼痛以清晨起床時最嚴重,病人會感覺到全身僵硬;當病人活動1至2小時之後症狀會較為緩解,這種現象叫做「晨僵」,原因是病人的關節腫脹因晚上睡覺缺乏運動所以較為嚴重。這和一般人因為工作勞累引起的肌肉酸痛不同,經晚上休息後症狀較為緩解而有不同,可以作為幫助鑑別診斷的參考。
如果您有以下關節炎的症狀,應該馬上接受診治:一處或多處關節腫脹,關節有明顯的紅腫熱痛的現象;晨起時,關節部位僵硬,需活動數十分鐘之後,症狀才會緩解;任何一處關節有反覆性疼痛;關節處隱隱作痛且併發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發燒、身體虛弱。如果以上症狀持續超過6週以上,那就必須特別留意了。【圖:萬芳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侯宗昀醫師】
門診中常碰到的問題之一,是否類風濕因子陽性就是類風濕關節炎?不是的,由於健康檢查或是關節痛的檢查常把「類風濕因子」列為必檢項目,一般大眾也認為有類風濕因子就是有類風濕關節炎。其實正常人也有一小部分人會有類風濕因子陽性,另外像一些慢性細菌感染、病毒感染、慢性肝炎等,也都會有類風濕因子,所以必須根據臨床症狀來分辨這個類風濕因子是否有意義。
目前有另一種測類風濕關節炎的技術Anti-CCP (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環狀瓜氨酸胜肽)免疫球蛋白G(IgG)抗體的定量檢測,此CCP抗體檢對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較類風濕因子專一性較高,所以Anti-CCP的檢測能更早期發現,避免延誤黃金治療時間。
類風濕關節炎的主要特徵是慢性發炎性滑膜炎,這種滑膜炎症的結果會造成軟骨的腐蝕,骨頭的破壞及關節的扭曲變形。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剛發病時,也許外表看不出來,但內部發炎引起的疼痛非常難熬,是外人無法想像的,因此有些病友會服用止痛藥,以為只要不痛就沒事,事實上並沒有阻止關節的破壞,漸漸侵蝕軟骨進而硬骨,關節便逐漸變形、僵直而喪失活動能力。
病患常因發炎引起各種症狀,如疼痛、行動不便、甚至殘廢,嚴重影響生活行動的能力。而類風濕關節炎會造成關節漸進性功能喪失的後遺症,尤其以病程的前一年為重要的時期。一開始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併用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 (DMARDs, 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由於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需要較長時間才有效果,因此可再加上低劑量類固醇。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用藥,大多是2~3種的抗風濕藥物,也就是MTX、奎寧、環孢靈素等搭配使用,再加上非類固醇的抗炎藥物(NSAIDs)或是類固醇,許多人的病情透過這些藥物,可以控制的不錯。
然而還有一到兩成患者,一發病便有多處關節發炎,使用改變病情抗風濕藥物和類固醇仍然無效。隨著科技的進步,新一代類風濕性關節炎藥物,也就是生物製劑,其治療效果良好且快速。如今關節炎在有經驗的專科醫師診斷下,給予適當且及時的治療,已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果您懷疑自已患了關節炎,還沒有去找醫生,建議您去找一位合格且可信賴的醫生。對多數患者而言,藥物治療加上充分的休息、良好的保養,以及足夠的營養和適度的運動,遠離關節炎不是件難事。(文/侯宗昀,萬芳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