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需長期抗戰、除標靶藥物所費不貲,最怕身體不適及治療無效,本院透過國內外文獻,針對肺癌、大腸癌發展出基因檢測模組,幫助醫師找到患者適合藥物,減少錯誤嘗試,爭取寶貴治療時間,還避免浪費醫療資源。
附醫肺癌團隊召集人暨胸腔外科連允昌主任指出,醫生向來以經驗法則判斷病人治療方式,無法開刀的病患先採用第一線藥物,經2~3個月評估確實反應不佳,才改用二線藥物,但臨床上約有兩成患者,來不及等到第二次治療,寶貴生命就消逝。
62歲的李女士,因乾咳發現罹患肺腺癌末期,由於癌細胞已擴散至兩邊肺葉,無法開刀,經過肺癌團隊副召集人暨胸腔內科蕭世欣醫師建議,取樣進行基因定序檢測,確認為上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對標靶藥治療有最大反應,目前病情穩定控制,也一償看到出嫁女兒的心願。邱仲峯副院長指出,「個人化治療」是未來癌症治療的趨勢,找出每個人影響癌症的基因並對症下藥,找到符合每個人的優化治療,事前預測藥物療效,這就是十分聰明的「智療」方式。(文/附設醫院)【圖:連允昌主任(右1)與病友夫妻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