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科院李友專院長以「厭食症網路訊息研究」論文發表於《醫學網路研究》期刊(JMIR)

本校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及印籍博士生薛比爾(Dr. Shabbir Syed Abdul),近期以「厭食症」為題進行網路訊息研究,並發表論文「Misleading Health-Related Information Promoted Through Video-Based Social Media: Anorexia on YouTube」,刊登在2013年第15卷第2期出版的《醫學網際網路》(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期刊上。

隨著時代演進,民眾對於醫學的認識,已經跳脫醫生一言堂的觀念,取而代之的是積極了解自身疾病,上網查詢大量資料並與醫師討論。2012年11月起,李友專院長及薛比爾在網路上搜尋健康相關資訊時,發現了許多錯誤的訊息,深知此議題影響深遠,且相關文獻探討中發現尚未有對於厭食症之研究,故針對網路上有關厭食症錯誤訊息的影片進行研究與探討。【圖:《醫學網際網路》網路頁面(http://www.jmir.org/2013/2/e30/)】

他們以「厭食症」為題在網路上搜索厭食症影片,發現吸引人觀看的影片,通常傳遞錯誤醫療訊息,青少年若沒有正確知識判斷,恐被誤導。研究團隊從youtube中,找到7,583個談論厭食症的網站,最後過濾篩選出30個提供厭食症正確訊息與30個提供不正確厭食症訊息網站進行分析。正確影片上有5,100萬人次點閱,不正確影片有951萬人次點閱;再進一步分析看過影片又表達喜歡、按讚的者,發現:喜歡不正確影片的網友2萬4千人,喜歡正確影片者為3萬9千人,兩者與點閱母數統計計算,喜歡不正確訊息的網友比喜愛正確網站者的比率多了3倍之多。

李院長憂心表示,這些網站毫無根據地談論厭食症,還宣稱:一個小藥丸,就能一整天不吃飯;或是厭食是一種生活型態,不是疾病;更甚者刊出骨瘦如柴的模特兒還直說美麗。而觀看這些影片大都是13~17歲的青少年,缺乏判斷正確醫學訊息的知識,很容易被這些花俏卻不正確的宣傳影片所誤導。薛比爾醫師表示,youtube、臉書等網站是現代年輕人的社交工具,被大量討論、按讚的文章影片將會不斷置頂,這些不正確的醫學資訊,恐對青少年會造成負面影響,他認為這些社群網站應做好把關工作。【圖:李友專院長(左)與薛比爾醫師(右)】

李友專院長呼籲民眾,在網路上搜尋影片或醫學新知,來源最好是政府單位或是正式的研究機構,若影片中不斷推銷某種產品,或要求讀者購買等有營利目的者,可能都是廠商的宣傳廣告,聽聽就好、無須盡信。他同時建議國內各式醫學衛教影片,可以拍得更活潑有趣。(文/醫學科技學院)
●Misleading Health-Related Information Promoted Through Video-Based Social Media: Anorexia on YouTube

分類: 前期, 前期:校園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