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徐鈞老師學術分享:癲癇與缺血性腦中風之腦電生理與神經影像研究

彭徐鈞助理教授於2014年取得國立中央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學位,後於國立交通大學生醫電子轉譯研究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2016年經該校電子研究所聘為助理研究員,2019再受聘於本校醫學院人工智慧醫療碩士在職專班專任助理教授。

其2020年主要的研究成果概述如下:胼胝體切開術是治療頑固型癲癇病童的重要手術,手術目的在於斷開兩側大腦的直接連結,以減少大發作和孩童因為嚴重癲癇發作受傷的頻率。但是大腦兩側的功能連結與動作控制和認知功能息息相關,在這個研究裡,研究團隊追蹤了8位接受胼胝體切開術病童的術前和術後功能磁振造影,發現在胼胝體切開術後,雙側功能連結雖然受到影響,但是在短短一年內就有顯著恢復。【右圖:彭徐鈞老師甫於2020年2月獲得「第19屆馬來西亞MTE國際發明展」金牌獎,圖為2018年香港創新科技國際發明展時留影】

以往認為胼胝體切開術後,病童需要許多年的時間才能恢復雙側大腦功能性連結。但是在這個研究裡,發現在胼胝體切開術後,雙側功能連結雖然受到影響,但是在短短一年內就有顯著恢復。只可惜因為樣本數過少,目前也還無法知道雙側連結恢復程度與認知功能進步程度或是手術預後有沒有關係。這也是下一步會努力的方向。

目前胼胝體切開術,並沒有包含前連合(Anterior commissure)切斷,理論上胼胝體合併前連合切開術對頑固型癲癇控制效果更好,但是對雙側大腦功能性連結的破壞更大。我們希望藉由研究前連合對雙側大腦連件的影響試圖找出如何篩選哪些病童需要接受更積極的胼胝體合併前連合切開術,哪些病童只需要單純的胼胝體切開術。(Sheng-Che Hung, Cheng-Chia Lee, Hsin-Hung Chen, Chien Chen, Hsiu-Mei Wu, Ching-Po Lin, Syu-Jyun Peng*, “Early recovery of interhemispher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Corpus Callosotomy,” Epilepsia, 2019 Jun;60(6):1126-1136.)

彭博士長期致力於癲癇與缺血性腦中風之腦電生理與神經影像研究,近5年已獲得9件中華民國、5件美國與1件日本發明專利;擔任5件科技部計畫主持人以及20餘件科技部計畫共同主持人;並在臺北醫學大學(TMU SPARK)商化輔導下,獲得科技部2020法人鏈結計畫及研發成果萌芽計畫(Phase 0)的補助;以及發表14篇SCI期刊論文、12篇該領域重要國際會議論文;超過30次至國內醫學中心、大專院校、北京玉泉中心癲癇醫院等單位受邀演講;也積極投入相關神經醫學會與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學會活動,近5年超過60次獲選年輕學者論文獎、優秀論文獎與創新發明獎等,且擔任臺灣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學會理事,並曾獲聘臺北榮民總醫院、聯新國際醫療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科研究顧問與諮詢委員,協助臨床醫師進行跨領域神經影像與電生理訊號,開發多模式智慧型輔助診斷與自動偵測病兆研究。(文/研究發展處整理)

分類: 前期, 前期:學術分享。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